声明:本网电子邮箱被不...12-01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11-16
关于组织2017年赴美国太...02-16
2017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国...03-16
2017年“中国航天日”海...03-21
关于举办第一届国防军工...03-21
关于组织开展学习《国家...04-13
关于第二届中国航天高峰...04-26
关于我们MORE>>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
“叶培建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
时间:2017-05-11 14:45:00
近日,“叶培建星”命名仪式暨小行星探测学术报告会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举行。来自国内小行星探测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小行星探测面临的技术挑战,小行星探测的任务构想和科学意义等问题展开研讨。
会上,我国著名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五院科技委顾问叶培建院士表示,小行星开发潜力巨大、意义深远,当前需要围绕“选、探、控、用”四个方面进行小行星探测技术储备。其中“用”是技术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具体包括小行星平台开发、小行星资源利用、小行星科学研究、载人小行星探测等方面。
叶培建透露,小行星探测路程漫长,示范性工程近10年可以实现,大规模开采要50年才可以。
五院小天体探测项目负责人黄江川表示,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需要从10~20年的长远发展来看待,结合实际情况,“十三五”期间的标志性任务为“月球取样回”和“火星绕落巡”,“十四五”期间应高起点、高亮点地实施一次标志性的小天体探测任务。他认为,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现小行星伴飞、附着原位和采样返回,第二个阶段实现主带(彗星)绕飞或附着,开展科学探测。
会上,“叶培建星”的发现单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为叶培建颁发“叶培建星”命名铜匾、命名证书。早在今年1月12日,紫金山天文台推荐命名的“叶培建星”已获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
上一篇:中国宇航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下一篇:最后一页